2013(4):1-4.
摘要:基于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思想,设计了一种灵活、通用、可靠的航空发动机仿真平台框架。将仿真平台划分成了清晰的3个层次,并在每一层下设置了相应的类模型,各层之间的数据交换灵活、高效;然后建立了标准化的部件类库,针对不同类型的发动机,可以高效地搭建起对应的发动机模型,并可兼顾稳态、过渡态和实时仿真等多种计算任务的要求。最后在该框架的基础上,建立了某型双转子混排涡扇发动机的对象模型,分别对稳态和过渡态过程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精度高,验证了仿真平台的有效性。
吴永根 , 李文哲 , 韩照 , 黄命辉 , 付亚伟 , 张磊
2013(4):5-8.
摘要:细集料的粗细程度即细度模数Mx对混凝土的、各项性能都会产生一定影响。将初始细集料进行筛分调配成细度模数分别为2.11、2.64、3.15、3.6的4种砂,在保持基准配比不变的前提下,采用这4种砂配制机场道面混凝土制并通过试验对其工作性能、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抗冻性、抗渗性和耐磨性进行系统研究,找出细度模数对道面混凝土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规律,确定适合机场道面混凝土用砂的细度模数范围。结果表明:在机场道面混凝土中,细集料最佳细度模数综合考虑确定为2.64左右。细度模数此基础上偏大则强度、抗冻性、抗渗性下降较快,偏小则耐磨性下降较快。
2013(4):14-18.
摘要:针对目前预测非线性非定常气动力状态空间模型求解复杂,考虑因素少的问题,提出了新的气流分离模型,建立了整合动态和静态气流分离特性并具有迟滞特性的非定常气动力模型。与传统的非定常气动力模型相比,该模型不用完成复杂的微分计算,降低了因微分计算造成的误差;同时,模型引入了新的影响因素-俯仰角速率,使模型物理意义更加明确;最后根据快速振荡风洞试验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非定常气动力模型能够描述气动力的迟滞特性,很好地拟合了风洞试验数据。
2013(4):19-23.
摘要:参照RTA发动机工作点的变化情况,对某型实验用高负荷风扇高空高速低换算转速条件下的性能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高负荷单级风扇在高空高速低换算转速下,来流负攻角的增大引发了风扇通道的部分阻塞,限制了通道流量的增大;静子叶片角度的旋转能够部分限制来流过大的负攻角的出现,基本消除由气流分离引起的阻塞,进而使风扇的流量进一步增大,改善风扇的通流性。
2013(4):24-26.
摘要:利用简单复合左右手结构的非线性相位特性,提出了一种平面、低插入损耗的宽带90°差分移相器的设计方法。该设计方法的原理主要是通过调节简单复合左右手结构的参数和进行相位比较的传统微带线长度,使二者的相位曲线最大程度具有相同的斜率,并且满足90°的相位差。移相器的幅度和相位测试结果表明:在2.9~8.4 GHz的频率范围内,反射系数小于-10 dB,插入损耗小于0.7 dB,相位不平衡度小于±5°,相对带宽达到了97.3%,而满足相同指标的传统微带差分移相器,其相对带宽仅有11%。该结构设计简单,便于加工。
2013(4):27-31.
摘要:提出了一种基于效能最优的多个反导武器系统协同反导作战任务分配模型。阐明了任务分配与目标分配的关系,给出了任务生成原理,建立了考虑任务分配均匀性和一致性的静态任务分配优化模型;为建模方案之间的协同约束,定义了基本效能、自协同效能和互协同效能;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了求解。仿真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和方法适用于静态任务分配问题,所得结果合理有效,能够反映出任务协同在多个反导武器系统协同反导任务中的优势。
2013(4):32-35.
摘要:战斗机跟踪状态下实现雷达射频隐身是隐身作战的重要方面。介绍了射频隐身概念;对于单目标跟踪问题以截获概率建立了跟踪优化模型,并给出了跟踪精度约束条件;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了自适应雷达辐射间隔与辐射功率的控制策略;与其它2种雷达辐射控制方式进行仿真比较,仿真结果证明:跟踪时间超过30 s后,质量和截获概率低40%左右,取得了较好的射频隐身效果。
2013(4):36-39.
摘要:针对传统GNSS接收机在弱信号下工作性能不理想的特点,分析了传统接收机和矢量接收机的工作原理,归纳总结了传统接收机在弱信号下的性能缺陷;在弱信号下对比传统标量接收机与矢量接收机的跟踪性能,提出用设置双码时延间隔的方法来优化矢量跟踪性能。用矢量跟踪来弥补传统接收机在弱信号下的缺陷。仿真结果表明:在载噪比15~22 dB情况下,采用双码时延间隔EKF算法的矢量接收机跟踪性能要优于传统标量接收机,且比采用单码时延间隔的矢量接收机码跟踪误差还要小约20 ns。
2013(4):40-43.
摘要:应用当前统计模型跟踪机动目标时,模型参数机动频率和加速度极限值需要根据经验事先设定,在假设不准确的情况下,大大降低了模型的跟踪精度。针对此问题,基于截断正态概率密度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参数自适应跟踪滤波算法。该模型算法通过使用距离函数来表征目标进行机动的强弱状况,采用指数型调整函数自适应调整目标的加速度极限值和机动频率,从而实现了对系统状态噪声和滤波增益的自适应调整,提高了机动模型与目标实际机动情况的匹配程度,提升了滤波器的跟踪性能。仿真结果表明:与常规ACS和TGPMKF算法相比,新算法在跟踪机动目标时,性能更优。
2013(4):44-47.
摘要:为了建立具有多重分形特性的海杂波模型,提出了基于分式Brown运动模型的海杂波建模方法。该方法通过将分式Brown运动模型与随机时间序列模型结合,产生了一个近似多重分形的随机过程来模拟海杂波序列。Matlab仿真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模型产生序列具有多重分形的性质,可以有效地对海杂波进行模拟。
2013(4):48-51.
摘要:基于腔模理论提出一种简单、方便的单馈圆极化微带天线的等效电路,同时给出基于等效电路的轴比特性计算公式。设计了一种中心频点为2.43 GHz,轴比带宽为30 MHz的单馈圆极化微带天线,对其轴比特性采用等效电路分析计算与全波仿真和实测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从而为圆极化微带天线轴比特性的获取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极大的方便了天线设计过程中的调试。
2013(4):52-56.
摘要:基于掩码匹配的报文抽样算法是一种实用性较强的分布式流量抽样算法,但是该算法在测量报文到达时间间隔的分布这一重要网络流量特征时性能较差。首先根据误差理论分析了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为了降低测量的系统误差,在原算法中引入了双抽样的改进方案。考虑到改进后的算法会给测量系统带来额外的负担,提出了增加了抽样掩码位数的解决办法,并且论证了其可行性。最后基于实际的网络流量数据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测得的报文到达时间间隔的分布符合真实的分布情况,并且对其它网络性能指标的测量精度影响较小。
2013(4):57-61.
摘要:针对稀疏孔径条件下含旋转部件目标(ISAR)成像质量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子孔径Chirplet变换和压缩感知(CS)的含旋转部件目标稀疏孔径ISAR成像方法:首先,建立了含旋转部件目标的稀疏ISAR成像模型,推导了宽带雷达条件下含旋转部件目标的微多普勒效应,并分析了孔径的稀疏与微多普勒效应共存时对成像的影响;其次将回波信号投影到Chirplet变换基,利用目标主体回波信号和微动部件回波信号在Chirplet变换投影参数上的差异,有效剔除有效子孔径中的微多普勒调制信号;最后,采用基于正交匹配追踪(OMP)算法的CS方法对有效子孔径进行恢复成像,获得了含旋转部件目标的高质量成像结果。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消除微多普勒效应和孔径稀疏的干扰,并实现高质量的ISAR成像。
2013(4):62-66.
摘要:利用VC++6.0,基于短时傅里叶变换对弹头回波进行时频分析,得到弹头回波微动信息,利用兼容位图将回波微动信息进行可视化显示,采用DirectX三维显示技术,开发出弹头进动微多普勒特征分析及相应的弹头运动形态三维视景仿真软件。软件可提供弹头目标在不同雷达载频、自旋频率、锥旋频率、进动角等参数下的弹头理论微多普勒曲线,以及对回波时频分析得出的微多普勒曲线,实现了弹头目标三维视景与弹头微多普勒曲线的同步实时显示。软件运行表明:该软件运行流畅、理论推导结果与通过时频分析进行仿真验证的结果一致,软件对操作人员的响应迅速,三维视景显示与微动显示相一致。
2013(4):67-70.
摘要:在GPS转发欺骗式干扰中,转发时延是一项关键技术,当转发时延不合理时,会使接收机钟差改变,容易被识别,降低欺骗干扰的成功率。利用GPS伪距定位原理,推导了转发时延的算法,并针对不同的计算结果分析其对接收机钟差的影响。得出的结论为:当被转发卫星到转发器的距离与转发器到真实点距离之和不大于被转发卫星到虚拟点的距离时,干扰不会对接收机钟差产生影响,否则会影响接收机的钟差。从这个角度出发,对GPS转发欺骗式干扰源的部署位置做了分析,当转发器位于被转发卫星和真实点的连线上,可以使不对接收机钟差产生影响的虚拟点的选择范围最大。
2013(4):71-75.
摘要:提出了一种基于Otsu准则的TDCS自适应门限选择方案,该方法首先对信道感知的频谱幅值进行灰度映射,然后利用Otsu准则将频谱灰度分为背景噪声和干扰2类,同时确定出最佳的分类阈值作为TDCS剔除干扰的判决门限。该方法能够根据对信道的感知结果动态地搜索最佳判决门限,具有很强的自适应能力。仿真结果表明:文中所提方法在信道背景噪声变化时表现出比传统方法优异的性能,尤其是当背景噪声升高到一定程度时,传统固定门限值方法的通信系统将不能正常工作,而文中所提方法还具有良好的通信性能。
2013(4):76-80.
摘要:针对认知无线电领域现有的宽带频谱检测技术在低信噪比情况下检测性能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压缩感知的宽带频谱协作感知算法。该算法依据无线通信信号在循环谱域具有独特的稀疏特性,首先从信号相关函数的压缩采样中获取循环谱的观测值,然后利用稀疏自适应同步匹配追踪协作重构算法重构出整个宽带内所有信号的循环谱。仿真结果表明:该宽带检测算法在低信噪比和瑞利衰落信道条件下,具有较好的检测性能。同时,与以往经典的重构算法相比,该算法中提出的稀疏自适应同步匹配追踪协作重构算法在重构精度和算法复杂度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提高。
2013(4):84-87.
摘要:H2-MAC是Kan Yasuda在ISC 2009上提出的一种新型的MAC结构,与HMAC的不同之处仅在于H-MAC用固定的常数IV代替HMAC的外部密钥,计算MAC值时只访问一次种子密钥,在保持HMAC优势的基础上简化密钥管理。文中首次给出基于缩减到53 (20-72)步的SHA-1的H2-MAC的等价密钥恢复攻击,并进行一般性伪造攻击的理想复杂度。
2013(4):88-90.
摘要:对于任意正整数n,Smarandache双阶乘函数sdf(n)定义为最小的正整数m,使得nm!!,其中m!!=1·3·5…m, 2n2·4·6…m, 2|n,即sdf(n)=min{m:n|m!!,m∈N}。利用初等及解析方法研究Smarandache双阶乘函数sdf(n)的均值估计,得到一个关于函数sdf(n)的均值估计的渐近公式。从而解决了Felice Russo在文献[4]中提出的问题。
2013(4):91-94.
摘要:为了提高三相逆变电源的电压输出波形质量,减少输出电压的谐波分量和总畸变率,提出模糊神经元PID控制策略。以DSP芯片为控制系统核心,对输出电压进行Clarke和Park矢量变换,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与PID控制理论构成神经元PID控制器,对PID控制器参数进行在线调整,将模糊控制理论引入神经元PID控制器形成模糊神经元PID控制策略,并将基于60°坐标系的SVPWM算法用于逆变电源控制系统中,对系统稳态负载、动态负载、不对称负载情况下分别进行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模糊神经元PID控制策略控制下的三相SVPWM逆变电源,在不同负载情况下的输出电压谐波分量小,总畸变率少,达到电压输出波形质量性能要求。
版权所有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编辑部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